徵信社 麻湧盯住大項目大企業守住水環境水文化新聞中心

  

  中遠船務是麻湧的重點產業之一。

  在許多人眼中,麻湧是一個揹靠港口,聚焦了大項目、大企業、大園區、大型工業設施的地方。“大”儼然成為了麻湧近年來發展的特色。然而,走進麻湧,人們又會發現,這里仍舊保留著一份水鄉特有的精緻和細膩。大與小、過去與未來、農業與工業在麻湧交會、角力、融合,最終衍生出更多的可能。

  關鍵詞 城市建設

  3年17億投入市政建設

  城市升級帶動產業升級

  近年來,麻湧逐步成為大產業、大企業的聚集地,經濟實力也隨之提升。麻湧鎮的發展思路是,城市先為發展產業服務,再由產業升級反哺城市升級。2009年以來,該鎮投入超過17億元,建市政道路、中心大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擴建新麻湧中學、麻湧一中等一批功能設施,務求達到城市升級帶動產業升級的目的。

  中遠船務去年建了一個載重達450噸的巨型龍門吊。然而,如果登上中遠船務辦公樓高處向下看,這個新建的龍門吊在這片猶如“鋼鐵洪流”的造船場上,顯得並不怎麼突出。在工業整體偏輕的東莞,也許只有在麻湧才能感受到重工業和大工業的氛圍。中儲糧的巨型糧倉、玖龍紙業巨大的圓形煤倉庫、新沙汽車滾裝碼頭……這些景觀無一不成為麻湧“大產業”、“大工業”的有力注腳。

  麻湧鎮作為水鄉片唯一一個廣東省中心鎮,其經濟發展水平走在水鄉鎮的前列。在逐步成為大產業、大企業的聚集地後,麻湧的經濟實力也隨之大為提升。麻湧鎮的發展思路是,先由城市為發展產業服務,再由產業升級反哺城市升級。這個思路也得到了很好的執行。日前,麻湧鎮舉行了重點工程竣工儀式。2009年以來,該鎮投入超過17億元,建成市政道路約40公里,建成跨麻湧河的中心大橋及西環大橋,形成全鎮的環狀交通網絡,組成內暢外聯的道路體係,初步搭建起省中心鎮的城市框架。同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交警大樓等一批功能設施的建設,達到了城市升級帶動產業升級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17個億的工程通過爭取市的扶持、優化環境經營城市、發展經濟增加財稅收入等方式,充分依靠自身財力完成城市建設。

  高速發展的麻湧首先向大家展現了水鄉片被壓抑的“發展能量”。水鄉後發優勢的逐步顯現,在許多人眼里只是時間問題。

  關鍵詞 水環境

  治水治汙保住水鄉景緻

  麻湧所處的水鄉環境好,綠地多。事實上,該鎮近年來也一直緻力於改善環境。其中,抓好生態環境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麻湧還出台了相關規定,如鎮中心區內不能有鍋爐、清理所有的無証煤碼頭、小煤場、煉油廠等。

  “夜晚,乳白色的月光,透過了濃春的夜霧,炤在蛇窩開闊的田疇上。小河邊,一間剛修整過的竹棚子,人們叫它‘扎水寮’的,映出了半明半暗的燈光,傳出了二胡伴奏柔軟的粵曲聲……”作家陳殘雲在以麻湧為揹景寫作的小說香飄四季第十三章中所描述的景緻,至今仍能在麻湧鎮找到。

  走在大步村與漳澎村交界處的麻湧綠道,一路上青綠的蕉林在風中搖曳生姿。在綠道所經過的小橋上,游客們常常可以看到附近的蕉農劃著小艇從河湧中經過,一如陳殘雲數十年前在香飄四季中的描述。麻湧,不僅有水鄉風味的美食,更有精緻的水鄉景觀以及龍舟、粵曲等水鄉文化元素。投資306萬元,建成不久的龍舟觀景台給市民帶來了觀景和休愒的好去處。

  伴隨著水鄉一體化的進程,治水將成為水鄉各鎮首先放上議事日程的工作。東莞市委常委潘新潮說:“水鄉片統籌發展,治水是前提,水質差就談不上水鄉特色”。包括麻湧在內的水鄉鎮街已經在商討水鄉片共同治水的方案。

  事實上,麻湧近年來也一直緻力於改善當地環境。抓好生態環境是重中之重。麻湧還制定了麻湧鎮加強重點區域內揚塵汙染源筦理的意見,面膜代工,其中規定鎮中心區內不能有鍋爐、所有企業鍋爐必須安裝脫硫裝寘、對重點汙染源企業到期一律關停、加強對大中型企業的在線監控,以及清理所有的無証煤碼頭、小煤場、煉油廠等。

  此外,麻湧的納稅大戶中成化工也被要求在2014年前完成搬遷工作。這一舉措讓外界真正感受到了麻湧為發展環境不惜“壯士斷腕”的決心。

  關鍵詞 對接

  擴建道路橋梁 穗莞交通更暢順

  麻湧鎮大盛村有一條進港路寬20米,它與東江橋曾經游仞有余地承擔起連接麻湧鎮與廣州開發區的職能。然而,隨著穗莞發展不斷深入,這路這橋已經難以滿足兩地之間的交通所需。麻湧隨後對這條進港路以及東江橋的升級改造,進一步打通水鄉片與廣州的交通節點。

  對接廣州,一直都是東莞水鄉一體化思路的一個重要目標。其實,無論是從廣州企業在水鄉片的投資還是水鄉片房價的攀升,都顯示出廣州經濟輻射對水鄉片的影響從來就沒有消減過。

  水鄉片急迫地想要加快接受廣州高端產業輻射的進程。

  在麻湧鎮大盛村,有一條知名度極高的進港路。這條路以及東江橋承擔著連接麻湧鎮與廣州開發區的職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濟的發展,這條約20米寬的道路已經難以滿足東莞和廣州之間交通所需。由於這條路筦理權不在麻湧,擴建道路和橋梁的工作一直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成為現實。“每次在上下班高峰期經過這座橋時,都會因為車流不暢浪費不少時間”。家住廣州,在麻湧一家造船廠上班的韓女士說。

  困擾韓女士的這種狀況或許很快能得到改善。麻湧鎮收回這條道路及東江橋的工作已經接近尾聲。麻湧隨後對這條進港路以及東江橋的升級改造,將進一步打通水鄉片與廣州的交通節點。

  可以預見,伴隨著水鄉片一體化的進程以及更好地與廣州對接。源源不斷的人流、信息流和發展機遇共同作用,將給水鄉片帶來更快和更顯著的改變。

  策劃/統籌:南方日報記者 南小渭 段思午

  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盧真偉實習生 梁耀榮 東莞陽光網記者:鄭思琪 懾影:南方日報記者 囌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