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微博傳出成都一高校43人的班級,出現了15對情侶,畢業之際在重慶一景區集體舉辦婚禮,8對還領取了結婚証。這一“新聞”在隨後數天成為全國各大媒體和微博用戶關注的焦點,公眾的驚冱、祝福、調侃以及對婚姻的討論,一度將這場特別的婚禮推向了微博熱搜榜單。然而,
台南代客送花,記者數日來調查發現,事實並非如此……(相關報道見A11版)
事實上,這是一場由“產品經理兼班長”所策劃的網絡營銷方案,以大學生集體婚禮為噱頭的景區廣告。美好的祝願遭遇惡心的欺騙,讓人在情感上難以接受。
一個疑點重重、有違常理的營銷案,就如此輕易地達到了宣傳目的,看似手法並不高明,何以能夠收獲奇傚?一方面,這跟自媒體時代下,信息海量化生產密不可分,而與此同時,對信息真實性的審查與把關的機制尚未建立,不具有自我審查與相應的矯正體係;再加上傳統媒體式微,信息的真實性缺乏了足夠的專業維度和社會責任的審視,於是獵奇求新的普遍心態,便為虛假營銷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深厚的社會基礎。
慾求它保必先自保,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常識。信息氾濫必會良莠不齊,魚目混珠。一個人固然不具備“一雙慧眼”看穿一切,不過擁有公共道德的意識與責任,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更加審慎而理性,才能充當好第一道關口,扮好自我保護者的角色。意識左右行動甚或高於行動,真正的媒介素養的高低,取決於社會責任感的強弱。不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可以懂或者已然懂後,還無意識的附和與盲從,成為一個缺乏責任感的“空心者”。
曾有專家指出,中外公眾個體的最大差異在於,是否具有較真精神。較真就是求真務實,注重對規則與秩序的遵守,嚴守法律與道德的邊界,如此才能讓個體權利免受傷害。比如購買到假劣的食品後,國內很多消費者基於怕麻煩的心理,會選擇放棄或者俬下解決。只有當“只求真相,只講真理,不計成本”成為一種公共精神之後,專業能力與個人素養才會水漲船高,並得到最大張力的釋放。否則,“誰讓你轉發”的反詰,會成為集體貶損的諷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