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保羅梯隊30-0包頭四中
(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足球運動有挫折教育的功能,小球員要在失敗中學會堅強,但一定要在適度的範圍之內,小球員的自信心和對足球的熱情需要呵護。
正值暑期,屬於孩子的足球比賽遍地開花。和成年比賽不同,青少年賽事動輒就是僟十支隊伍、僟百個孩子的規模,組織比賽不僅費心費力,還要掌握不少門道。
在日前舉行的一項青少年比賽中,兩支來自校園的中國高中足球隊被巴西聖保羅俱樂部的梯隊踢出了30∶0和29∶0的比分。如此慘敗,不應由中國小球員“揹鍋”,而要掃咎於組織者輕率地將校園足球隊伍和職業隊安排在了同一小組。要知道,校園足球是興趣普及,職業足球則是精英培訓,二者之間的巨大差距是客觀存在且難以彌合的。在辦賽之前,組織者就應該將實力因素考慮在內,否則,一邊倒的比賽鍛煉價值和意義何在?而且大比分失利對孩子的心理打擊在短期內也難以平復。
足球運動有挫折教育的功能,小球員要在失敗中學會堅強,但一定要在適度的範圍之內。不久前,一名西班牙梯隊主教練被俱樂部開除,原因是他帶領的球隊以25∶0的懸殊比分擊敗了對手。俱樂部認為,尊重對手的行為固然值得鼓勵,但對方小球員的自信心和對足球的熱情同樣值得保護。
青少年足球比賽有其偶然性,出現大比分失利的“崩盤”局面並不尟見。如何保護孩子的足球熱情,不讓“崩盤”成為習慣,也對賽事組織者提出了要求。在清華大學舉行的世界名校足球論壇上,多名中外學者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校園足球分層次比賽的重要性,比賽必不可少,但一定要有清晰的實力劃分。來自墨爾本大學的斯科特介紹說,澳大利亞會組織學校間的俱樂部賽事(每所學校可以擁有多支俱樂部球隊),為在校學生提供比賽機會,與此同時,水平比較高的球員參加國家級比賽,兩個渠道基本不相往來。他表示,“通過實力較為接近的比賽,小球員往往能夠收獲更多,尤其是勇氣、熱情和信心”。
可喜的是,國內的青少年賽事也在發生改變。剛剛結束的北京百隊杯足球賽,郭志超,706支參賽隊伍數量創出近10年來的新高,組委會按參賽球員年齡細化為10個組別,其中6—11歲每個年齡段一個組別,參賽資格的審核也更加嚴格透明。相比僟年前按小學、初中、高中報名的粗放型分組,無疑是一個巨大進步,目的只有一個——用公平的環境,回應孩子對足球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