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廈門7月13日電 (楊伏山 田園)世界基因治療知名專家、中國視網膜疾病基因治療領軍人物、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眼科研究係龐繼景教授,13日正式與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簽約,掃國任職廈門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這是繼國際眼科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副院長、眼底病權威黎曉新教授,國際眼科學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會長、斜視與小兒專家趙堪興教授,黑眼圈,原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主任、青光眼泰斗葛堅教授和南方醫科大學及中南大學眼科學博導、白內障專家郭海科教授加盟廈門眼科中心醫療團隊之後,廈門眼科中心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創新人才建設機制的又一大舉措。
在噹天舉行的聘任儀式上,廈門眼科中心院長黎曉新與龐繼景教授正式簽約,華廈眼科醫院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趙堪興為龐繼景教授頒發聘書。
廈門眼科中心介紹說,近20年來,龐繼景一直行走在世界眼科治療頂端技術——基因治療的前沿: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學科研時期,龐繼景獲得腺相關病毒的發現者之一、世界著名視網膜疾病基因治療專家郝斯沃施博士(Dr.Hauswirth)的大力支持,醉心研究、成勣斐然,於2001年報道了世界上首例由aTTP基因突變導緻的視網膜色素變性的臨床病理改變;之後,又作為多個基因治療臨床前期及臨床試驗項目組負責人或成員,獲得多項眼遺傳病基因治療研究世界性突破。
由於在基因治療方面的突出貢獻,龐繼景榮獲H.TalmageDobbs眼科貢獻獎(EmoryUniversity,2003),“2011年海外華人眼科學與視覺科學傑出成就獎”,並在2015年美國眼科及視覺研究大會上獲OCAVER視覺及眼科研究傑出成就獎。
2004年開始,龐教授在美國繁忙工作之余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從事基因治療在中國的普及和推廣工作,成為視網膜基因療法技術在中國傳播的主要促進者。
今年早些時候,廈門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成立,緻力以轉化型醫學為主導、引進國內外著名的眼科、病理、遺傳學專家,黑眼圈,創辦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平台。該發展理唸與龐繼景不謀而合,成為他掃國報傚的催化劑。
“轉化醫學在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架起橋梁,可以提高醫療診治的總體水平,最終使患者受益,而不是為研究而研究,近視雷射。這和我基因治療的理唸相符合,也是促使我加盟眼科中心的最主要原因。”龐繼景說。
黎曉新表示,龐教授掃國加盟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以眼科研究所為平台和國內外權威機搆合作,在國內開展視網膜遺傳病的基因治療臨床試驗。他的加盟,必將推動眼科研究所的快速發展,形成以轉化型醫學為基礎的視覺科學研究和以疑難眼病為中心的臨床研發基地。(完)
相关的主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