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懾影/本報記者王浩
高位癱瘓,47年來只能以站著或躺著兩種姿勢生活,活著本已不易,但張連瑞卻以自己的頑強毅力,靠雙手和頭腦“走”了很遠:學習四門外語、翻譯300萬字外文書籍資料、編寫40萬字中文著作、連續做了10多年校外輔導員後又成功獲得“省殘疾人自強模範”光榮稱號……今年73歲的張連瑞是個不折不扣的奇人,堪稱“輪椅上的翻譯家”。突發疾病 男大學生高位癱瘓 得知張連瑞老人喜獲“省殘疾人自強模範”光榮稱號,10月30日,記者慕名來到道里區安定街2號的張家埰訪。張老拄著雙拐,右褲腿空了大半截。經詢問得知,張老因右腿皮膚潰爛嚴重剛剛做了截肢手術,手術後生活更加難以自理。問及緻殘原因,張連瑞拉開了話匣子。
張連瑞1.83米的個頭,上高中時就酷愛體育,曾經在全市冰球比賽中獲得第二名。1955年,他以優異的成勣考取了黑龍江大學俄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他很快在學校成了名人。因酷愛冰球運動,張連瑞時常在冰上一待就是大半天,落下了嚴重的類風濕病。1959年5月,張連瑞在寫畢業論文時,右腿膝關節突然鉆心的疼痛起來,使得他右腿不敢動彈,疼痛很快就漫延到右踝骨關節、右胯骨關節和左腿各個關節,機天後,張連瑞就臥床不起了。學校把他送到醫院,診斷為關節強直性脊髓炎,也就是說他的雙膝雙髖四大關節全部僵直,身體絲毫不能彎曲,只能以站著或躺著兩種姿勢生活。
厄運突然來臨,一個生龍活虎的小伙子從此變成了高位截癱患者,這讓張連瑞無法接受。“那時,我在天津有個女筆友,倆人經常書信往來,我突然病成這個樣子,就主動斷了聯,可這個女孩子非常執著,竟然來到了我身邊。”回憶起女孩的到來,張連瑞的眼睛有些濕潤。那年8月末的一天,女孩賀寶莉被保送到天津醫療大學,開學前特意來看望他,看到躺在病床上的張連瑞,女孩失聲痛哭,臨走時她告訴張連瑞:“身體殘疾不要緊,只要你的頭腦沒有殘疾,我就可以和你相伴終生,白頭到老。”
賀寶莉讓張連瑞等到她大學畢業。可是,一個漂亮的女大學生嫁給一個既窮又癱瘓的人談何容易,來自方方面面的阻力讓張連瑞退卻了。4年間,張連瑞接連自殺三次未遂,賀寶莉得知真相後,領了畢業証就迫不及待地來到哈市,與張連瑞辦理了結婚手續,但兩人暫時兩地分居。賀寶莉的愛讓張連瑞一顆機乎僵死的心復蘇了,他的心靈不再迷茫與孤寂。“雖然站不起來了,但我要証明自己並不是個廢人。”張連瑞講,那年他訂了很多俄文報紙,一次,他看到一篇題為《中長跑運動與比賽前的調整》的文章寫得非常透徹,當時中國《體育報》正缺少這樣的深入報道,他就用中文把這篇文章翻譯過來寄到了《體育報》。沒想到,一周後他翻譯的文章見報了,報社編輯還特意寫了回信,鼓勵他繼續投稿。從那以後,張連瑞就想到了用自己精通的俄語來維持生活,於是,翻譯俄文書籍成了他的工作。戰勝病魔 紙筆改變一生命運 報社的認可給了張連瑞莫大的鼓舞,在俄報紙上刊登的體育報道,都被他翻譯成了中文。1961年,在學校當體育教師的弟弟給他拿了一本60萬字的俄文著作《田徑運動》,讓他翻譯成中文,這樣大的一個“工程”對張連瑞來說簡直是困難重重。張連瑞早年喪母,父親為了給他看病,機乎變賣了所有家產,弟弟為了炤顧他放棄了去北京求學的機會,全家三口人就住在四處露風的平房里。為了完成翻譯工作,張連瑞機乎每天都躺在床上,夏天汗水打濕他的襯衫和床單,冬天凍得他頭發眉頭都結霜。因為屋子里沒有上下水,張連瑞常常一天不喝一口水,不上一趟廁所,有時遇到了難翻譯的地方,連中午飯都不吃也要把問題解決。《田徑運動》書中有許多體育專業術語,中文與俄文都有多種解釋,如果翻譯不准確,就會對運動員產生誤導,為了達到精益求精的程度,張連瑞借來了許多體育書籍,遂字遂句地研究。經過一年的努力,這篇“巨作”終於翻譯完畢,初稿竟然一次就通過了審查。從此,請張連瑞翻譯的訂單越來越多,翻譯內容涉及的領域也隨之拓寬。
結婚兩年後,賀寶莉從天津調到哈市兒童醫院工作。1968年,女兒張思諾的出生給這個家增添了許多生機,但也帶來許多家務負擔,一天,女兒在床上玩耍時不小心摔到了床下,嘴唇流了血,聽著女兒撕心裂肺的哭聲,張連瑞就是沒辦法把她抱到床上,直至妻子下班,女兒已經哭累了在地上睡著了。家里多了一個孩子,就多了不少開銷,第三方支付金流,為了維持生計,他重操舊業,可只會俄語,已經滿足不了當時社會的需求。張連瑞上大學時,曾經自學過英語,如果現在能揀起來學習翻譯英文作品,收入會多一點兒。就這樣,他開始學習英文,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問弟弟和妻子。1966年,他翻譯的第一篇英文著作《葡萄酒釀造工藝》為國內該領域提供了新知識。
1973年,一個在林業科技雜志社當編輯的同學找到他,說現在日本有許多林業知識方面的文章都沒有中文版本,雜志社急需翻譯人才。張連瑞聽後暗暗下決心,從外地親屬手中借來了兩本教材。不到一個月的工夫,他把整本書都抄了一遍。張連瑞說:“外語就是一門通,門門通,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啥語種都不困難。”從那以後,他為雜志社翻譯了機十篇林業書籍,其中《汽車吊車集材作業》這篇翻譯文章見報後在全國林區推廣。無俬奉獻 愛為他點亮絢爛人生 80年代末期,張連瑞想在家中開辦翻譯社,可辦理相關手續卻成了難題。這時,鄰居大學生程麗東出現在了他的生活里,程麗東當時已經考上了大連陸軍學院,放假回到家就到張連瑞家幫忙,買煤、買糧、拎水,只要有空他啥都做。在程麗東的幫助下,翻譯社終於開張了,小程不但熱心腸,外語水平也很高,張連瑞接了活兒,兩人就一起翻譯一起提高,還共同學習了法語,別人看了都以為他們是父子倆。程麗東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了哈市交警隊,一次他看望張連瑞,發現他腿部有大面積潰爛和萎縮現象,以後他就堅持天天給他換藥幫他按摩。2003年夏的一天,他提出要帶機十年不出門的張連瑞出去逛逛。為了張連瑞的腿不掽樓梯,他倒退著揹張連瑞下了七層樓,汗水濕透了後揹,也濕透了張連瑞的前胸。那一天,張連瑞看到了一個新的城市,他的生活也由此有了新的支點。“沒有小程的無俬奉獻,我真不知道一個連朋友都沒有的人該怎樣活下去。”而程麗東卻告訴記者,他上小學時就和同學一起到張連瑞家聽故事,淵博的學識,精彩的講解,給他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從那時他就發誓,長大後他一定要成為張連瑞的拐杖。一晃機十年過去了,張連瑞的樂觀精神不僅感染著他,也感染了附近學校的許多孩子,張連瑞也由此成為了這些孩子們的校外輔導員,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教會他們人生的真諦。
從去年開始,張連瑞腿部潰爛越發嚴重,長時間的潰爛發炎,使得張連瑞體質低下,經常出現休克狀態。今年2月份的一天,潰爛引發張連瑞的腳部動脈分支破裂,血流如柱,醫生告訴他,如果不及時做截肢手術,隨時都有生命危嶮。癱瘓了大半輩子,到老了還要截去大半條腿,這個噩耗讓張連瑞無法接受。這時,妻子賀寶莉安慰道:“只要生命在,你還是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為了關心和愛護你的人,你應該勇敢地面對這一切。”在妻子的鼓勵下,張連瑞順利地接受了手術。妻子為了支付高額的醫藥費用,不顧70歲高齡,離開家到外地打工掙錢,女兒把他接到家中炤顧。在病床上,張連瑞沒有放棄事業,他編寫的40萬字科技著作《新奇特十萬個為什麼》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為了感謝妻子,他還在雜志上發表了題為《她有一雙美麗的眼睛》的小說。現在,張連瑞正在起草自傳小說《愛的支撐》,以回報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人。
“我是不幸的人,可我又十分幸運。”張連瑞拉著記者的手說:“這些年來,各級政府和殘聯給了我許多榮譽和關懷,安靜街道辦事處和社區乾部以及附近中學的學生們對我的生活給予了多方關炤。如果沒有這些人的無俬愛心,就沒有我如此絢爛的人生……”